Quod Erat Demonstrandum

2008/08/07

閒談相關係數 Correlation Coefficient

Filed under: Additional / Applied Mathematics,School Activities — johnmayhk @ 11:43 下午

在校內模擬會考放榜活動中,同事以 EXCEL 計算出所謂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(相關係數),從而告訴學生,學校估計的會考成績比同學自己估計的準確,因為校方的相關係數較同學的接近 1。

慚愧地,身為數學授課員,也不能深入認識何謂相關係數(或許是很久以前曾經認識過,現在已歸還教授們),現在只能以我這個統計學行外人,泛泛而談一些廢話。

首先,相關係數(或應說樣本相關係數)愈接近 1,是否代表所謂「愈準確」?

嗯,先來個感觀上的初步理解。以下四個散佈圖(scatter diagram),反映的資料分佈情況各異,但,四個散佈圖代表的四組資料,有著相同的相關係數 0.81(甚至有相同的回歸線 regression line。題外話:有譯「迥」歸線,不知哪個是正確,對不起)。


(圖片來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rrelation

那麼,我們可否單從相關係數是 0.81,認為所謂的估計「都幾準」,甚至誤以為,所謂的估計有 0.81 的機會率「命中」!同樣是 0.81,但實際資料的分佈情況迥異。

告訴你,學校要「做數」,使樣本相關係數接近 1 甚至是 1,是很容易的,只要取兩個樣本,則樣本相關係數肯定是 1。(不妨用 EXCEL 試試吧,用的函數是 correl)

統計參數的功能,其中一樣是為了量化一些比較概略的描述。比如說,某事情「有很大機會發生」是概略的描述,但說某事情發生的概率是九成,叫人有一點具體和客觀的感覺。

有關相關係數,中學的課程全無提及,和它有關的課題只有在中一數學課程的散佈圖。我們要求同學懂得觀察從以下圖像,從而對 X 和 Y 變項的關係作概略的描述,依次是「正關係」(positive relation)、「負關係」(negative relation)和「無關係」(no relation),見下圖。



計算出相關係數,比所謂「正關係」、「負關係」較具體和客觀。用「關係」這個字,或許可以讓公眾人士明白多一點,不過,若以「關係」來理解「相關」似乎比較「危險」。比方說,「零相關」(zero correlation)絕對不可被理解為「無關係」(no relation),單看看以下圖象(來源: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rrelation),當中數字是該圖象代表的資料之相關係數。

大家看看「零相關」的圖象,特別是左下角的那個,怎能說兩個變項「無關係」?直觀地,那起碼那似乎是一種周期變化關係。

好了,不故作神秘,是明確運用數學的時間。

符號上,通常用

\rho = 總體相關係數
r = 樣本相關係數

有修 Applied Mathematics 的同學也明白,我們有興趣研究總體的統計參數(parameter),諸如「全港在職人士的平均薪金」,但礙於(比方說)成本所限,我們只能抽取樣本進行研究,例如只能計算出「樣本的平均薪金」。研究兩(隨機)變量的相關性也有類似的問題,我們不能直接研究總體的情況,只能看看某樣本的情形,諸如「某年」的同學在校內的 form rank 和會考最好六科積點的關係(即是我們一路進行的模擬放榜活動的考慮)等。

有關公式是

\rho = \frac{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}{\sigma_X\sigma_Y}
r = \frac{\sum_{i = 1}^n(x_i - \overline{X})(y_i - \overline{Y})}{\sqrt{\sum_{i = 1}^n(x_i - \overline{X})^2}\sqrt{\sum_{i = 1}^n(y_i - \overline{Y})^2}}

修 Applied Mathematics 的同學可能看到,上面兩個公式其實是非常類似,分別只是在乎考慮總體和樣本。
(注,r 就是所謂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。補充一說,我們也可對總體相關係數作假設檢定 Hypothesis Testing,又或構作總體相關係數的置信區間 Confidence Interval,涉及的公式多了,背後理論似乎也頗深,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找找看。)

一般人或許害怕看到上述的「怪物」,於是讓(比如)電腦(或某些機構)黑箱地計算出一個一個的數字。這容易不過,有公式便行,問題是,為何上述公式可以反映所謂的「相關性」?我們要如何理解由公式得出的數字?如何(正確地)運用那些數字。

相關係數的主要任務,是針對兩個「疑似」存在線性關係的(隨機)變量,計算出一個數字,以反映出它們的關係有多線性,或曰,它們的直線關係有多強。 當總體相關係數的絕對值愈接近 1,兩變量的直線關係便愈強烈。對完全(直線)相關(perfect correlation)的兩變量,可以證明 \rho = 1 或 -1,見下。

設兩變量 X, Y 的關係完全是線性的,可設 Y = aX + b(其中 a, b 是常數)。
\rho
= \frac{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}{\sigma_X\sigma_Y}
= \frac{E[(X - \mu_X)(aX + b - (a\mu_X + b)]}{\sigma_X |a|\sigma_X}
= \frac{aE[(X - \mu_X)^2]}{\sigma_X |a|\sigma_X}
= \frac{a\sigma_X^2}{|a|\sigma_X^2}
\therefore \rho = 1 (if a > 0) or \rho = -1 (if a < 0)

至於為何 \rho = \frac{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}{\sigma_X\sigma_Y} 可以反映線性有多強?

告訴你,我不太清楚公式的來源和學理上的因由。只能略略看一些意義。我們可先思考 (X - \mu_X)(Y - \mu_Y) 代表什麼。參考下圖,當中的資料「疑似」存在線性關係。

XY 的平均數 \mu_X\mu_Y 為界,把圖像分成 A, B, C, D 四個區域。

落在 A 區的點,(X - \mu_X)(Y - \mu_Y) 同為正,於是 (X - \mu_X)(Y - \mu_Y) > 0
落在 B 區的點,(X - \mu_X)(Y - \mu_Y) 同為負,於是 (X - \mu_X)(Y - \mu_Y) > 0
類似地,我們知道落在 C 或 D 區的點,(X - \mu_X)(Y - \mu_Y) < 0

把所有 (X - \mu_X)(Y - \mu_Y) 加起來取平均數,即 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 就是所謂 Covariance(共變異數),表為 Cov(X,Y) = 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。如上圖,因落在區域 A 和 B 的點比較多,所以可以估計到,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 是正數。循這想法,不難理解下圖的 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 是負數。

考慮(比如)三點 (1,2), (2,4), (3,6),明顯兩變量是線性。當 XY 各乘 10,得 (10,20), (20,40), (30,60),仍保持線性。但共變異數 Cov(X,Y) 卻是原本的 100 倍(試證之),概略地說,不同的比例,不會影響線性關係,卻會影響共變異數;所以,單以共變異數來反映線性強度仍有不足,於是把變量標準化(standardize),即 \frac{Cov(X,Y)}{\sigma_X\sigma_Y},便成了量度線性強度的指標:相關係數。

(注:以上只屬泛泛而談,同學若要知其真義,應到大學找正規的純計或數學書看。慚愧地,我家中連一本正式談論統計學的教科書也沒有。)

經常聽聞相關係數介乎於 -1 和 1 之間。現在在下要想證明這個事實:-1 \le \rho \le 1

((X - \mu_X) - k(Y - \mu_Y))^2 \ge 0 ; \forall k \in \mathbb{R}
\Rightarrow E[(X - \mu_X) - k(Y - \mu_Y)]^2 \ge 0
\Rightarrow E[(X - \mu_X)^2] + k^2E[(Y - \mu_Y)^2] - 2kE[(X - \mu_X)(Y - \mu_Y)] \ge 0
Var(X) + k^2Var(Y) - 2kCov(X,Y) \ge 0 ; \forall k \in \mathbb{R}
Take k = \frac{Cov(X,Y)}{Var(Y)},
Var(X) + \frac{Cov^2(X,Y)}{Var(Y)} - \frac{2Cov^2(X,Y)}{Var(Y)} \ge 0
\Rightarrow Var(X)Var(Y) \ge Cov^2(X,Y)
\Rightarrow \rho^2 = \frac{Cov^2(X,Y)}{Var(X)Var(Y)} \le 1
\Rightarrow -1 \le \rho \le 1

重申,兩變量的相關係數愈接近零,只代表它們的線性關係不太強,並非說它們「無關係」。除此之外,較多人誤用相關係數,是以為相關係數可推論出因果關係。我們斷不能說,相關係數愈接近 1,則反映變數 X 是變數 Y 的原因 (或變數 Y 是變數 X 的原因 )。要用什麼統計工具來支持因果關係?對不起,仍不太清楚。

我太清楚還有很多很多,起碼,要有效使用相關變量作分析,兩變量原來要是二元常態分配才可。但比如如何量化地剔除 Outliers?如何運用非參數統計的相關係數方法,諸如 Chi-square, Point biserial correlation, Spearman’s \rho, Kendall’s \tau, Goodman and Kruskal’s \lambda(悲,這些都是抄維基的)?有時真的不敢輕率地運用統計,但往往因為你是數學授課員,就假設你懂得統計學,甚至要使用並解釋統計數字,從而成為設立一些政策的因由。嗯,在下也只能盡力而為。

習題:
1. 設樣本數目只有 2 個,比如 (a,b)(c,d),其中,a \ne c, b \ne d,證明 r = 1
2. 請點擊以下連結玩一玩相關係數遊戲。
http://www.math.nsysu.edu.tw/StatDemo/Correlation/Correlation.html
3. (open-ended) 指出以下一篇報導有什麼可質疑的地方:
http://www.renminbao.com/rmb/articles/2007/6/12/44585b.html
4. 數學人問題:
http://www.mathlinks.ro/viewtopic.php?p=1215085#1215085

12 則迴響 »

  1. it is interesting!!

    迴響 由 Sherry — 2008/12/16 @ 6:10 下午 | 回應

  2. 多謝你!大大幫助了我

    迴響 由 happy new year — 2009/01/01 @ 10:33 下午 | 回應

  3. THX~ It is useful~~

    迴響 由 2009 — 2009/01/02 @ 2:00 上午 | 回應

  4. It’s good and clear, thank you.

    迴響 由 Vic — 2009/03/25 @ 5:25 下午 | 回應

  5. Useful, Clear, and Well-organised
    Thanks

    迴響 由 Chris — 2009/08/28 @ 1:05 上午 | 回應

  6. Thanks a lot!
    It’s gorgeous!

    迴響 由 Apple — 2010/03/21 @ 9:43 上午 | 回應

  7. 要檢定兩個變數的因果關係,可以使用 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
    此檢定專門檢定"時間序列" (應該是橫向資料專用)

    檢定的目的是檢驗在時間上的因果關係,又稱領先落後關係
    有三種關係表示

    單向領先
    雙向回饋
    獨立關係

    迴響 由 bullets — 2010/07/26 @ 10:49 上午 | 回應

  8. 應譯為迴歸。「迴」取其反覆, 重複之意, 對應regression之"re-“字首;「歸」為歸納之意, 並與-gression有相同讀音韻母。另一近似範例 “recursion call"(遞迴呼叫), 意即在函式中呼叫自身同名函式。「回歸」一詞為做返回、歸到解釋, 與regression本意斷無關聯。以上請參考。

    迴響 由 Jeffrey — 2010/11/28 @ 8:15 上午 | 回應

    • @bullets and Jeffrey

      謝謝留言!

      迴響 由 johnmayhk — 2010/11/29 @ 10:24 上午 | 回應

  9. Typo: 「迥」歸線 -> 「迴」歸線

    迴響 由 cyy — 2013/02/15 @ 4:17 下午 | 回應

  10. You should be a good teacher.

    迴響 由 kenchan — 2013/10/06 @ 8:25 上午 | 回應

  11. 簡單明瞭的相關係數入門介紹,thx!

    迴響 由 kaka — 2019/05/20 @ 3:53 下午 | 回應


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. TrackBack URI

發表留言

在 WordPress.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.